课程与教学论
- 进入20世纪70年代,课程研究的内容开始由研究课程开发为主转向以研究“如何理解课程”为主。这种研究取向把课程视为2024-11-13
- 根据施瓦布等人的观点,学科结构指的是2024-11-13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对课程计划制定的重视,纷纷开始重视课程变革过程中的另一个环节,即2024-11-13
- 认为“教学就是从外部对心灵进行塑造”的教学观可以简称为2024-11-13
- “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这类评价称为2024-11-13
- 随机访问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是2024-11-13
- 美国学者多尔指出“公认的课程定义,已从学程的内容、科目及学程表,变为在学校领导或指导下给学习者提供的一切经验。”这一有关课程的定义倾向于认为课程是2024-11-13
- 被称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是2024-11-13
- 实践性课程提倡的课程开发方法是2024-11-13
- 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理念实质上就是追求教育2024-11-13
- 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教育家是2024-11-13
- 美国的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把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代,其中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坚持价值多元性,反对管理主义倾向”的是2024-11-13
- 被认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者、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的是2024-11-13
- 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克拉夫基和2024-11-13
-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2024-11-13
-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2024-11-13
- 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里格斯和2024-11-13
- 杜威关于课程与教学统一的实质是2024-11-13
- 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实质是追求2024-11-13
- 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