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试题
- 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是()
-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 ( )
- 邓小平在1979年3月的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
- 国统区人民所进行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以 ( )
- 1930年5月,毛泽东撰写的关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著作是 ( )
- 毛泽东全面总结农业合作化运动基本经验的报告是 ( )
- 1945年 8月到重庆参加与蒋介石谈判的中共代表不包括 ( )
- 袁世凯建立的北洋军阀政权代表的是 ( )
-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 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其主要领导人是()
- 5月,邓小平发表《关于农村政策的谈话》,肯定了()
-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政策是()
-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创立的中国第一个革命组织是( )
-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于 ( )
- 1948年1月,在香港正式成立的中国民主党派是 ( )
- 下列不属于1980年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大事的是 ( )
- 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重大战役是()
- 国民党实行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代表了地主阶级和 ( )
- 新中国建立初期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 ( )
- 下列选项不属于左翼文化运动的作品和刊物的是 ( )
- 1911年夏,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爆发的民众运动是 ( )
- 10月10日,国共双方通过重庆谈判签署了()
- 至1905年,为了争夺在华利益(侵略权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 2005年 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法律是( )
- 中共八七会议召开的地点是在( )
-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政策是 ( )
-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全新理念的会议是 ( )
- 1911年4月27日,在黄兴的亲自带领下,120多名革命志士在广卅l举行起义 史称( )
- 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覆灭的重大事件是 ( )
-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政策是 ( )
- 香港、澳门的回归使___的构想变为现实
-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1947年“二·二八”起义发生在(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
- 纪初,在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是()
- 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新的二三人团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其成员是 ( )
-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 ( )
- 从1994年起,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是 ( )
- 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 为舆论阵地展开了论战 ( )
- 国民党统治时期,农民受到的剥削方式是 ( )
- 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正式制定于 ( )
-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是一批资产阶级和 ( )
- 6月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军队首先进攻的地区是()
- 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环节是()
- 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会议是 ( )
-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经营的是( )
- 关于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随着祖国大陆的解放,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各新解放地区,迅即建立起——作为过渡性的临时政权 ( )
- 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了 ( )
- 1月,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是()
- 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愿地接受了巾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的文献是 ( )
- 组织编写《四洲志》,向中国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是 ( )
- 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 10月,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并同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于()
-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 )
- 1904年至1905年,为了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 )
- 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 )
- 9月19日,中共中央正式确定的战略方针是()